首页 米乐国行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米乐国行 > 新闻动态 > 1959年彭德怀卸任国防部长,毛主席问罗帅谁能接,罗:林彪不合适

1959年彭德怀卸任国防部长,毛主席问罗帅谁能接,罗:林彪不合适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1959年庐山会议后,彭德怀被撤销了国防部长的职务,一时间,谁来接任国防部长成为了毛主席心里的一个难题。国防部长这个职务很重要,肯定不可能让一个毫无威望,平淡无奇的人来当,此人必须要有绝对的能力,而且也还要有一定的智慧,那么,到底选谁来接任呢?俗话说的好,众人拾柴火焰高,犹豫不决的毛主席最终决定找人来讨论国防部长的合适人选。毛主席找的这个人,就是被他称为“一生共事”的罗荣恒元帅。罗荣恒是湖南衡山人,与毛主席是老乡,两人关系非常亲密,他们之间有老乡情,也有战友情,而毛主席之所以与罗荣恒关系亲密,第一是因为自从秋收起义后,罗荣恒一直都跟随在他身边南征北战,第二则是因为罗荣恒是个老实人。“老实人”三个字,其实是毛主席对人最高的评价,在我军成百上千的名将帅中,被毛主席称为“老实人”的,只有罗荣恒一位,可见罗荣恒在他心中的地位,是如何的重要。而毛主席找来罗荣恒商议国防部长的人选,还有第三个原因,那就是罗荣恒建国后后长期做干部的管理工作,他对全军的将帅最为了解,也知道谁最合适来当国防部长。这天,在毛主席的通知下,罗荣恒来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,寒暄过后,毛主席问罗荣恒,谁来当国防部长最为合适,当时在毛主席的眼里看来,林彪是最恰当的人选,不过,罗荣恒却是明确的提出了反对意见,罗荣恒表示,以林彪的性格和能力而言,恐怕并不适合当国防部长。罗荣恒是林彪在战争时期的亲密搭档,为什么罗荣恒不同意林彪当国防部长呢?罗荣恒能够与林彪成为搭档,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便是因为毛主席的安排。1930年,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扩编成立为了红一军团,毛主席,朱德分别担任了军团手首长,他们不再兼任红四军职务,在毛主席的提携下,23岁的林彪被任命为了红四军军长。这个时期的林彪,深得毛主席的偏爱和倚重,毛主席也非常想要将林彪培养成自己最得力的助手,因而他耗尽心血,不仅为林彪详细讲解革命的战略战术,而且还精心为林彪挑选搭档。实际上,此时年轻的林彪,其实并不得其他红军领导人的喜爱,朱德,陈毅两人就很不喜欢林彪,聂荣臻亦是如何,用聂荣臻的话来说就是:“林彪独断专行,排挤同级政工干部,当连长时看不起营长,当营长时又反对团长,有非常浓厚的个人主义”事实上,林彪在此之前的做法,确实是证实了聂荣臻的话。在此之前林彪担任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长时,就和几任党代表将关系搞得很糟糕,1929年初,红四军进军赣南,上级调何挺颖当二十八团的党代表与林彪搭档。何挺颖是一位很好的同志,他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,并且无论在什么时候,他都明确的表示支持毛主席,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,何挺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将他称为,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。可林彪就是与何挺颖搞不来团结。部队攻打大余时,何挺颖负了重伤,毛主席得知后,特别嘱咐陈毅,要他通知林彪对何挺颖好好照顾,实在不行就抬着他走。可是林彪不听,他还让何挺颖骑马, 结果何挺颖因伤势严重,从马背摔下来,当场牺牲。何挺颖去世后,上级又给林彪安排了新搭档,谢唯俊。谢唯俊也是一位老革命,他是参加湘南暴动后上了井冈山,虽然参加革命不算早,但是他的能力是很强的,由于他善于理解毛主席的战略思想,因而他颇受毛主席的器重。就是这么一位好同志,林彪依然和他搞不来,对于谢唯俊,林彪总是有一肚子的意见,有意见不算,他还经常跑到毛主席的面前告状。时间长了,最终毛主席同意,将谢唯俊调走,出来这几件事,一些红军将领纷纷表示不愿意和林彪搭档,尽管他的职务很高。毛主席对林彪做事的态度也很惆怅,但是他不能放弃林彪,因为那个时候的林彪确实是一个好苗子。思来想去,毛主席最终选中了罗荣恒。罗荣恒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,并于”三湾改编“时担任了特务连的党代表,要知道,“三湾改编”在军的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,改编后的队伍成为了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。当时部队有七个连,罗荣恒能够担任特务连的党代表,可见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器重。之后罗荣恒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,他作为一个基层党代表,努力去实践毛主席提出的建军思想和建军路线,可以说,他是最早学习和领悟毛泽东思想的人之一。“古田会议”前,罗荣恒提出了废止肉刑、反对打骂士兵的问题,毛主席非常重视,由此,罗荣恒开始正式地走进他的眼里。一次散步,毛主席看到罗荣恒,对身边的秘书冯文彬说:“这个同志是个人才,是一位很好的干部,对这个同志,我们发现的晚了。”不久,红四军改组领导机构,罗荣恒升任为了第二纵队的政委。1930年,林彪担任红军军长后,与其他的政委都搞不好关系,思来想去,毛主席便点了罗荣恒的名字。罗荣恒其实知道林彪不好相处,但是他是一位顾全大局的人,他上任后,深入部队调查研究,及时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因而他政委的工作做的非常好,林彪虽然当时也不喜欢罗荣恒,但是他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,因此,林彪与罗荣恒就这么“合作”了下去。此后多年,两人一直合作,直到解放战争到了东北,他们仍称为“林罗”,后来才加了一个刘亚楼。当然了,与林彪合作的多年,两人之间也并非是没有发生过冲突。辽沈战役时,林彪在攻打锦州与长春问题上思考了很深,后来,当部队接连打胜仗时,林彪却摇摆不定,说要放弃打锦州,转而打长春,为此,他还私自以林、罗、刘的名义给中央发电,准备放弃攻锦。在此之前的军事上,罗荣恒对林彪是很尊重的,但是这次林彪的轻率行为激怒了他,这样一个事关战略决策的大问题,不经商议就决定,是违背组织原则的,罗荣恒得知后,气的吃不下饭,他同刘亚楼来到林彪的住处,反复向林彪争论,最终,在刘亚楼的支持下,罗荣恒说服了林彪,林彪确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。对此事,后来毛主席为罗荣恒写悼念诗时曾写道:“长征不是难堪日,战锦方为大问题”,再次的肯定了罗荣恒坚持原则,对党忠诚的高尚品格。新中国成立后,罗荣恒历任总政主任,总干部管理部部长,军委副主席等职,1955年,他被授予元帅军衔。1959年,毛主席之所以向罗荣恒询问国防部长的新人选,也是源于罗荣恒对林彪的极度了解,罗荣恒明确告诉毛主席,林彪不适合做国防部长,适合的应该是贺龙。不过,毛主席并没有听他的建议,直到1964年时,毛主席才让贺龙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,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,与叶剑英等人组织了全军的大练兵,比武等活动,有力的推动了部队的正规化,现代化。除此之外,贺龙还主持确定了包括“国防科研机构的建设”、“设防问题”以及“加强边防建设问题”等。可以说,当年罗荣恒对贺龙当国防部长的推荐,从后来贺龙的表现来说,是完全合格且合适的。